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罗斯近三十年的战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俄罗斯近三十年的战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战末期,俄罗斯帝国崩溃,沙皇退位,成立了资产阶级,二月政府。后来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临时政府,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但是新生的苏维埃不承认西方列强在俄罗斯的利益,没收了他们在俄罗斯的财产。
一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了对新生苏维埃政权武装干涉,再加上大量丧失特权的地主,贵族,旧军官组成的叛军配合。
苏维埃政权不得不与这些国内外的敌人打了三年战争,才保住了政权。
1991年底苏联就解体了,这之前除了1988年苏联发起的阿富汗战争结束之外,1991年苏联发生未遂政变,并没有其他战争行为,而1996年继承苏联的俄罗斯打了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在1996年 1996年8月6日,车臣武装发动第三次格罗兹尼战役,对驻守城市的俄军内务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并于20日彻底击退前来增援的俄军,重新夺回了格罗兹尼。8月31日,在国内压力和大选逼近下,鲍里斯·叶利钦和车臣签署停火协定。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这问题及现有回答都值得说说。现有唯一的答案来自@关河五十州。要说邀请其回答原属合适。因为,这是一位在国内历史圈里笔耕不辍的作家。某知名平台还捧其作品为“历史教科书和文学性兼具~”云云。其中就有二战末期苏日战争的专著。但细读发现与其作品一样笔头勤≠有水平。主要问题有三:一是科学性不足,考据不准欠缺严谨造成错漏不少。譬如,说“东宁要塞是二战终结点。8月30号鬼子守军最后停止抵抗~”?事实是26号东宁要塞的鬼子守军就已奉令投降(苏军找到守军上级的参谋把投降令送入要塞)。再者,二战最终战发生在北海道海域。最后一场海战是22日红海军潜艇攻击日本海军船队,双方互有损失(俄罗斯于07年经调查公布战损一艘潜艇,全员阵亡并追授勋章)。之后24号,苏空军还炸沉日本船“大地丸”号才是最终章。而苏军完全占领鬼子北方四岛并受降,已迟至9月4号。即便在国内,8月31日苏军联合八路军在秦皇岛和山海关还发动攻势,要求鬼子驻军投降(守军弃城逃跑后被缴械)。二则观点和资料陈旧无新意,欠缺客观性。引用的东西都来自苏方战后的宣传品 。如今我们已知道那些根本不靠谱。譬如,称整场战争鬼子被打死8万4等,有关战役的说法也直接抄苏联资料。但根据近年来多方考证,一方面整个战事鬼子伤亡5万左右,另一方面所有作战基本都发生在边境地区。苏军作战行动并不顺利,虽优势巨大但伤亡不小。显然苏方战后资料有吹嘘夸大。再三,就是该作者的作品也好,答案也罢都存在定位尴尬的现象。说它是科普或历史类书籍吧?太主观水准不够还误人子弟;说它是文学作品吧?无新意缺文采,文笔陈旧抄作业。因此,更像一本早年流行过的故事会杂志。相比如国内军史大家朱世巍先生,建议该作者应继续多读书多钻研,补补逻辑思维。现在看写作能力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谢邀。这场战役叫远东战役,打了不到十天。远东战役包括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实施的大兴安岭-奉天战役,远东第一方面军实施的哈尔滨-吉林战役,远东第二方面军(黑龙江内河舰队参与)实施的松花江战役以及南库页岛战役、千岛群岛战役,太平洋舰队实施的清津战役。
1945年8月9日至14日,为远东战役的第一阶段。在持续6天的攻防战中,仅被击毙的日军就接近7万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日军被围困在虎头、东宁、孙吴等边境筑垒地域。
在远东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时,苏军三大方面军的进展状况分别为:外贝加尔方面军越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远东第一方面军占领了牡丹江地区的大半;远东第二方面军尚未到达佳木斯。进展不可谓不快,但是离苏军能够到达的区域还有不小距离,也就是说仍可以继续往前面伸展。按照苏联领导人的个性,他们在这方面通常是绝不会作丝毫让步的——自己打的兔儿,哪有白白送上门给别人吃的道理?另外,按照“雅尔塔密约”,苏联将取得南库页岛、千岛群岛,但当时苏军对南库页岛的进攻还没有取得最终结果,而对千岛群岛的登陆战更是尚未启动。
苏军总参谋部为此发表声明,称天皇发布的停战诏书只是“关于无条件投降的一般性宣言”,而且日军仍在抵抗,因此苏联政府和军方可以认定日本没有真正投降。从苏联的利益出发,战争还应该继续下去。于是自8月15日起,开始了远东战役的第二阶段。
8月30日,斋藤俊治率大队余部缴械投降,这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的最后一次战斗,东宁要塞也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根据战后苏联情报局发布的数据,在远东战役中,苏联红军共消灭关东军8.4万人,俘虏59.3万人(包括投降在内),苏军自身损失3.2万。在参加远东战役的157万苏联红军中,有92人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所有官兵都获得了“战胜日本”奖章。另外,战功卓著的部队也被授予特别称号,比如远东第一方面军中就有16支部队被冠以“乌苏里”称号,19支部队被冠以“哈尔滨”称号。
苏芬战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芬兰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开始,最终苏联惨胜于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
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机枪手
自成立以来,苏联一直对与芬兰相接的国境存有异议,认为威胁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宁格勒的安危,且芬兰在独立过程中与德国关系密切,苏联视其将可能成为德国入侵本国的帮凶,于是持续以谈判、威胁或尝试颠覆芬兰政府的方式来解决其边界问题,必要时直接透过军事行动并吞芬兰,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兰方面则力保独立之成果,视苏联为唯一的假想敌,持续以外交手段来避免战争。
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芬兰之间的几次谈判都没有结果,苏联决心武装入侵芬兰。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以此为借口对芬宣战,在两国边境发动全线进攻。
苏芬战争中,苏联士兵展示缴获的芬兰国旗
苏联投入大规模的军队进攻芬兰,并在兵力、飞机、坦克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但是在战前,因为斯大林从1937年开始的一连串的政治整肃,所以大量有经验的苏军指挥官被处死或入狱,以致于苏芬战争爆发时,苏军仅剩下经验不足的高级将领和中级军官。
由于上述因素,再加上芬兰军队训练有素、熟悉地形,导致苏军在冬季战争初期损失惨重,芬兰则展现了远超过苏联预计的抵抗能力。苏联于后期以撤换指挥员、改善作战方式和结合强大的物资优势,终于突破了芬军主防线,芬兰因而求和。
1940年3月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割让出其11%的领土和30%资产予苏联,结束了战争。
苏芬战争中阵亡的苏军士兵
苏芬战争中,苏联投入巨大兵力却损失惨重,国家声誉也受到很大的伤害,也未达到原先征服芬兰全境的目标。芬兰则不仅保有了主权,还赢得了国际声望。苏芬战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在苏芬战争期间,英法曾想以援芬借口派兵登陆斯堪的纳维亚来切断供应纳粹德国战争机器的瑞典铁矿石生产地,但没有实施。苏联在此战中的表现,也令希特勒对侵略苏联的企图更具信心,并开始着手联络芬兰加入其计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罗斯近三十年的战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罗斯近三十年的战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